张仲超,男,biwn必赢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2013级。参与李娟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导向基团辅助的金属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的理论分析》并担任课题组小组长。以第一作者在有机化学领域知名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发表研究论文一篇;在Dalton Transaction参与发表研究论文两篇;共计主持两项挑战杯、一项校级大创及一项国家级大创;现已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化学(化学基因组学)博士学位。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有机合成的“艺术家”。在有机合成中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言。一个目标分子可以由无限种方法合成,而最简洁、高效的方法就隐藏在这当中。我认为找到这方法,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我对这“艺术创作”有着一种狂热的,痴迷的向往。我渴望探索每一个未知的反应,我热爱这些不断变化的答案,因为我知道,即便是最善变的答案,也一定有其内在不变的规律。
高中时期因为参加化学竞赛的缘故,我自修了大学必修的四大化学:有机、无机、物化、分析。那时我喜欢化学,大概是因为我喜欢变化。我喜欢探索未知的变化,而一个个在高中课本里面没有的奇奇怪怪的化学反应则深深的吸引着我。我不知疲倦地徜徉在化学知识的海洋里,甚至高考前一周我都还在做着邢其毅先生的基础有机习题集。所幸高中打下的化学基础还算扎实,在暨大的这段时间我可以花很多心思和时间在科研工作上,不需要为课业烦恼。
记得大一那年暑假,班主任廖小建老师我介绍到李娟导师课题组从事有关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工作的时候,当时课题组是没有本科生的。导师当时认为本科生基础薄弱,所以给了我一个很简单的课题。做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课题,找导师分配新课题。我担心导师还是给我简单的课题,于是我就说我有机化学学得很好,不怕难。最后导师就给了我一个研究生都觉得太难不愿意接手的课题。
大多人不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我却“甘之如饴”,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记得在寻找一个“金属协同碳氢活化”的过渡态的时候,前前后后尝试了上百个可能的结构,耗时一个多月,当时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设计新的结构。就在我要准备放弃这个结构,尝试新思路的时候,终于得到理想的结果。很多时候成功和失败往往只差“再试一次”,但是“再试一次”有时候也需要莫大的勇气,我想我能够克服科研工作中的困难大概就是我怀有“再试多一次,说不定就成功了”的信念。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一篇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需要检索大量的文献,布局谋篇,凸显研究亮点。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会发现有数据需要补充,寒假为了赶进度出数据,我就干脆留校到实验室写文章。今年寒假的时候天气非常冷,敲在键盘的已然不是手指而是冰棍,没有暖气的我只能打一壶开水用手捂着取暖,脑子里构思语句,码字码得手冷了,再捂暖,然后再码字。手稿在我和导师的手里来来回回修改了十几次,从开题到结题整整历时一年,最终发表在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这项工作得到了审稿专家的一致认可,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鼓舞和支持。
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了凡事都要有个标准答案,但是这段时间的科研工作经历是我意识到世间万物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答案永远都不仅仅只有一个。正是因为如此,我对这些答案有着一种痴迷的向往。我热爱这些不断变化的答案,因为我知道,即使是最善变的答案,也一定有其内在不变的规律。我将求索每一个未知的答案,抓住那不变的规律,进而进行我的“艺术创作”,力求能够将一件件“艺术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师长点评:张仲超同学在校期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刻苦勤奋,专业知识过硬。大一就进入本人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已承担国创一项,挑战杯两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JCR2区文章一篇,其他作者发表SCI-JCR2区文章两篇。大四已经开始帮助导师带研究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现已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化学(化学基因组学)博士学位。我极力推荐其评选学术之星。
biwn必赢教授 李娟